CPU散熱器銅鋁結合效果好
CPU散熱片還是銅鋁結合效果好
(2019-9-24)河南鄭州科技市場IT產品配送網-鄭州電腦手機測評中心
說到散熱片的制造工藝,自然涉及散熱片的兩大部分。一是散熱片的材質,決定了從CPU表面吸取熱量的速度和容納熱量、散發熱量的能力;二是散熱片的組合方案,主要包括了材質的加工方式以及各部分的組合,決定了散熱片整體的散熱效果。因此,經過歸納之后,我們從幾個大家關注的關鍵詞入手,給大家講解有關散熱片制造工藝的知識。
一、全銅全鋁難兩全
出于成本、散熱效果、加工難易度等方面的考慮,銅和鋁被認為是最適合用來做散熱片的材質,當然,這里所說的銅和鋁都是指合金(為了方便加工,會在純銅和純鋁中加入其他金屬來改變它們的可塑性)。簡單地說,銅材質吸熱快但散熱較慢(熱容較大,散熱片溫度變化較慢),由于密度相對較大,同體積的情況下,散熱器會比較重,而且銅的價格相對較高,加工密集的鰭片難度較高;鋁材質吸熱較慢但散熱快(熱容較小,散熱片溫度變化較快),而且更輕更廉價。那既然銅材質也并不是完美的,為什么高端散熱器多數采用全銅呢?前面提到銅材質吸熱快散熱慢是因為散熱片溫度變化慢(正因為如此,散熱片與CPU的溫差大使得熱傳遞速度加快,所以吸熱很快,但散熱片與空氣的溫差小就導致散熱慢了)的原因,那么只要提供更好的風扇、更密集的鰭片就能改善這一問題,實現吸熱與散熱都快的雙贏目標。但是,銅相對柔軟的質地決定了它的加工難度較高,要切割出密集的鰭片更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不是做不到,而是做出來成本會比較高,因此只有較貴的散熱器產品才會使用全銅設計(而且多數采用銅底、銅鰭片與熱管相結合的方案)。
全鋁散熱器就是價格低廉的入門級產品了,加工難度低,材質相對便宜,對于一些功耗不高的CPU來說完全夠用,是市場中普及率最高的散熱器產品。市售的全銅散熱器一般很貴(多為全銅熱管散熱器,貴的甚至要幾百元),適合要求比較高的DIY超頻玩家,而全鋁的產品最常見的就是Intel和AMD中低端產品所搭配的原裝散熱器(類似產品也不過幾十元而已),用來應付發熱量不高的45nm、32nm處理器已經完全足夠了——前提是不超頻。
二、銅鋁結合技更高
對于低端的散熱器來說,出于成本的考慮會采用單純的鋁合金來制造散熱片,而高端散熱器產品則多數采用了純銅散熱片的設計。前面已經講解了銅和鋁各自的優勢,如果能把兩者結合,充分利用它們各自的優勢,必然可以讓散熱器的性價比增加。因此,銅鋁結合的散熱片應運而生。
銅鋁結合也有多種方式,對于散熱片底座來講,在中心部位塞銅也有多種工藝,例如機械壓合法與熱脹冷縮法——后者的接觸效果更好,散熱效果也更好。除了塞銅,還有多種銅鋁結合的方式,例如“壓固法”,將數片銅、鋁鰭片混在一起用壓固法固定成形(例如超頻3出品的“鳳梨”形散熱器)。這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同時利用到銅和鋁的散熱優勢。另外,也有采用銅質底座與鋁質鰭片結合的方式,它們之間通過插齒法或者是回流焊的方式進行連接和固定,這兩種方法相對直接對銅進行切割來制造多層鰭片的方法來說更加經濟,加工難度也更低。另外,銅質熱管與鋁質散熱片的結合也算得上是一種特別的“銅鋁結合”方案,這種方案在中檔散熱器中被應用得最為普遍。
小編總結:
銅鋁結合的散熱器定位稍高于全鋁散熱器,當然也不乏一些做得很出色的散熱器產品,如果你資金有限而又想玩玩超頻,那銅鋁結合且帶熱管的散熱器是個性價比很不錯的選擇。
河南鄭州科技市場IT產品配送網----------DIY游戲電腦、辦公電腦聯系電話:1773976069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