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SAN系統的遠程數據傳輸性能
怎樣衡量SAN系統的遠程數據傳輸性能
(2020-02-05)河南鄭州科技市場IT產品配送網-鄭州電腦手機測評中心
我目前在一家大型醫院上班,該醫院有兩間計算機房,分別位于不同的辦公大樓中,之間大概相隔四分之一英里(為了便于區別,我們將無人管理的機房稱為A室,有專人管理的機房稱為B室),A室中大約擺放了200臺服務器。我們近期打算部署一套SAN系統,我希望將A室設置成主數據中心,因為這兒是服務器的集中地,我的一位同事認為B室中的大多數設備都需要專人進行管理。
現在我最關心的就是光纖網絡的傳輸質量、有效傳輸距離以及數據傳輸速率等性能指標,因為,我們的機房和設備都分處兩地,遠程數據傳輸再所難免。為此我查閱了很多報刊雜志以及專業書籍,卻沒有找到任何有關“光纖網絡數據傳輸速度與距離之間的關系”的權威記載。根據思科公司所提供的經驗數值,是以700英尺(約合213米)來作為區分短途和長途的分界線,不同的傳輸距離,需要使用不同的千兆接口轉換器(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簡稱GBIC)模塊。請問您能給我們提供一些相關數據嗎?
答:您提出的問題很有代表性,許多讀者都來信表示希望了解光纖網絡傳輸速率、傳輸距離、延遲時間、信號損耗四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我找到了一組已被業內人士廣泛接受的標準數據,列舉出來供你參考:
·傳輸速率為1 Gbps的光纖信道,使用標準的50u多模光纖,最大傳輸距離為500米;
·傳輸速率為2 Gbps的光纖信道,使用標準的50u多模光纖,最大傳輸距離為300米;
·傳輸速率為4 Gbps的光纖信道,使用標準的50u多模光纖,最大傳輸距離為150米。
每個接頭的信號損耗最高不能超過0.5dB,總損耗不能超過20dB。
延遲時間與傳輸距離成正比,傳輸速率與傳輸距離成反比。
如果將服務器接入SAN系統內,交換機與存儲設備必須放置在同一個機房內。出于數據容災恢復的考慮,你可以將第二個機房建設成遠程備份站點。你曾提到,你們公司的兩個機房之間相隔四分之一英里,我感覺這個距離稍微有點兒近了,我猜測它們應該是共用一條供電線路的,如果這個地區出現停電,或是遭遇惡劣天氣的話,備份站點也將受到同樣的波及,無法滿足容災恢復的需求。
為了防止因電線漏電而引發的火災事枚,不妨在兩個機房所在的辦公大樓之間埋設一條9u單模的黑光纖,專門用于復制數據,此外,所有的資料數據在兩個機房的計算機上都應該留有一個備份。即使一個機房的計算機系統“癱瘓”了,在另一個機房中也可以找到所需的數據備份,而且,那兒的服務器也將會分擔部分關鍵的應用程序任務,維持貴公司業務的正常開展。既然提到了數據復制,你可能還需要添置一些必要的磁盤陣列或光纖設備。
我們所說的SAN系統管理,大多指的是基于Web的遠程操作,也就是說,即使是操縱擺放在黑暗環境中的儀器設備,也不會擔心出錯。SAN確實是一個好東西,自從這項技術誕生之后,企業的系統管理員們就再也不用東奔西跑,親自到每個機房中開啟/關閉服務器和擴展磁盤容量了,所有存儲管理任務都可以經由中央系統來進行遠程控制。
如果服務器分布在一幢大樓中,存儲設備分布在另一幢大樓中,那么,為了滿足路徑容錯的需要,每臺服務器都必須配置兩個HBA,也就是說,兩幢大樓之間至少得鋪設400條光纖(200臺服務器×2),而且還得選用價格稍貴一點的單模光纖和激光系統,從成本的角度來考慮并不劃算。
河南鄭州科技市場IT產品配送網----------DIY游戲電腦、辦公電腦聯系電話:17739760690(同微信)